9月27日,由陕西省航空学会、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标准体系建设委员会、西北无人机检测认证评价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主办,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学院(低空技术与工程学院)、民航学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低空飞行器技术发展与应用论坛在我校阎良校区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以“低空飞行器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驱动未来空中交通新生态”为主题。陕西省航空学会、相关协会、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航空企业、出版单位及在校师生共计170余人参加了论坛。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曹渊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飞行器学院(低空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董彦非和民航学院院长吕毅主持。
曹渊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我校在航空领域的办学特色,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陕西省航空学会副秘书长穆豹特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聚焦无人机信息安全、低空信息采集、适航审定等前沿议题,兼具专业深度与实践价值,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理事长余文亮指出,论坛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低空经济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


在专题报告环节,西北工业大学赵志彬教授就“无人飞行器适航审定流程优化与标准制定”进行分享;西安臻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鑫鑫从试飞实践角度展望了eVTOL飞行试验技术路径;飞行器学院李继广副教授介绍了全国产化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发进展;西安波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李自强展示了基于Aerobook平台的结构快速设计方法;西北无人机检测评价认证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徐涛分析了无人机检测认证的现状与趋势;西北工业大学吴辰旸教授探讨了多模式城市空中交通接驳方案;上海翱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迟军对比了货运与载人航空器的安全性评估差异;航空工业自控所西安思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苗长秀分享了MEMS压力传感器国产化最新进展。此外,论坛还播放了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关于低空经济和低空安全的发展与挑战的视频报告。


论坛得到西安阎良航空基地管委会、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杂志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陕西华兴通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波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此次论坛为低空飞行器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展示了我校在低空科技领域的积极作为与影响力。通过深入研讨,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融合,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文、图/飞行器学院 谯盛军 审核/刘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