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我校师生十分关注全会情况,并通过各种途径第一时间学习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万众期待、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盛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锚定航向、接续奋斗,凝心聚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西航力量。
党委组织部部长 申良: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使我无比振奋、深受鼓舞。全会擘画了“十五五”发展蓝图,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做好新时代高校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组织部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1155”发展思路,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以对标巡视整改为保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进行梳理检视,不断思考和践行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法和新举措。赤心为民,夯实服务师生的根基,以党建“双创”为标准加强学校各级党组织建设,规范二级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公心铸魂,锤炼知人善任的专业本领,通过“考核考评、考察识别、磨砺锻炼、培养培训”等模式,持续完善优化干部队伍梯队,在干部选拔中注重选用有改革攻坚经验的干部,落实“德位相配、人岗相适”。坚心破难,勇担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通过重要工作表现、事业发展成效、团结师生群众、阶段目标达成等路径体现“能上能下、激励鼓励、容错纠错”机制体制,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组工干部要始终保持“归零心态”,为西安航空学院“十五五”规划目标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教务处处长 谢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的辉煌成就,就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在校内引发热烈反响。作为学校教学运行管理的核心部门,教务处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学校发展规划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要求,将全会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一是要紧密对接国家航空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强化航空特色,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二是要强化教学运行规范与管理效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保障教学秩序稳定有序,营造良好教风学风。三是要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务处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不断增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提升教学治理能力、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实践,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科技处处长 赵炜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把“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为我们“十五五”时期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作为航空类应用型高校,将继续聚焦航空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发展,通过有组织科研,整合航空领域科技创新优势资源,强化航空特色科研平台建设,加快“科技副总”“科学家+工程师”团队等人才队伍的培育,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与航空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我们将持续发力低空经济领域,通过布局西北低空经济科技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园等组织机构,引导低空产业的科技创新要素高效集中,以科技创新为牵引,通过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打造有“枪炮声”的实战育人环境,为学校培养低空产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科技处作为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将始终秉持着“引导、服务、管理”的准则,不断完善学校科技创新体系,持续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路径,以实现“十五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目标,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提升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贡献西航力量。
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胡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发展蓝图,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指明奋进方向。新征程上,必须主动对标全会战略部署,将全会精神融入学校“十五五”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全过程,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学校发展。要着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航空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实绩实效彰显学校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的担当作为。
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仇建华:全面深刻学习领会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特别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部署,为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机关党建是办学治校的“中枢神经”,更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助推器”。我深刻认识到,机关党建是机关工作的主责主业,必须扛起政治责任,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化“四强”党支部创建,将理论武装与机关履职紧密结合。要立足机关职能,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化为服务师生、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具体举措,助力学校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机关党总支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带头践行“两个维护”,以严和实的作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担当作为,为学校对接国家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筑牢政治保障。
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 刘佳: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战略擘画,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全会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为高校学工战线一员,我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学生工作部(处)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初心使命,把全会精神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日常,引导全校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校团委书记 米嘉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令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这次全会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会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凝聚起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青春共识;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聚焦主责主业,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在科技创新最前沿、乡村振兴大舞台、社会服务各领域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时代洪流,在火热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展现青春价值,为实现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智慧和力量;我将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关切,努力成为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贴心人,把更多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接续奋斗。
民航学院党总支书记 丁琦: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华诞之年,亦是学校“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全力以赴打赢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攻坚战之年。在此之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 年10 月20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深刻阐明了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校是一所航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民航学院全体教师深知责任重大,要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把“航空教育”“航空强国梦”融入课堂教学与思想教育,深化“立德树人”与“航空报国”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航空志向与报国热情;通过课程改革、科研创新、产教融合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育人育才并重,教育科研齐驱,创新发展并进的格局,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贡献力量!
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李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会议,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求,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院全过程。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高站位谋划好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推动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进一步凝练特色,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努力提升服务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严碧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锚定航向,其中“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的部署,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同时也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明确高校需紧扣国家战略,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一名高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将带头深学细悟,把全会精神融入党建全过程,通过专题党课、支部共建等载体,推动精神进课堂、进头脑,筑牢师生思想根基。学院也将紧扣国家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与有组织科研,引导教师攻关关键领域,同时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融入强国大局,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发展,护航育人实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低空管理与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鹏:凝心聚力担使命踔厉奋发谱新篇。金秋迎盛会,擘画启新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京胜利召开,此次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系统总结了新时代的辉煌成就,深刻阐述党的创新理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坚定的历史担当和深远的治理智慧。作为肩负着为航空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低空管理与数字经济学院,我们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要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与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下一步,学院党政将带领全体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航空产业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我们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师生坚定信心、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新篇章贡献学院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国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动将其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全过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强有组织科研,力争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产出标志性成果,展现马院在新时代的学术担当与作为。
学生工作部(处)学生教育科科长 付超: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在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深感使命光荣。全会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学生日常教育工作指明方向。一是学生教育工作始终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将继续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双驱动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教育各环节,不断增强学生使命担当。二是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育人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到国防军工事业的建设热潮中。三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传承70周年西航人的精神,做好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保障工作,助力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顺利开展。
车辆工程学院辅导员 段元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阐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通过学习全会公报,有三点深刻体会:一是“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辩证关系更加明晰。全会提出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基层实践中,我亲眼见证疫情防控中“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展现出的强大组织力,这正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诠释。二是“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布局更具前瞻性。全会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联想到当前我国在芯片、粮食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实践,深感战略远见。三是“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始终。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到推进共同富裕,全会部署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建设者,我将立足本职工作,把全会精神转化为破解工作难题的具体实践,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微薄之力。
思政课教师 李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蓝图,也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全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中华文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利用好学校新建的中国航空文化博物馆,把航空报国精神这一丰富的文化资源纳入知识再生产的原料库,以马克思主义之“魂”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深化理论体系研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思政课教师 赵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如时代强音,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澎湃动力。全会系统总结的辉煌成就,是思政课堂最生动的教材,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鲜活案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全会擘画的战略蓝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我将把全会精神与航空报国精神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和实践成就,引导学生传承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在课堂上点燃思想火种,在实践中引领知行合一,在服务国家航空事业中厚植家国情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航空人才贡献思政力量!
思政课教师 宋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为“十五五” 时期乘势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建议》,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全会精神贯穿 “七个主要目标” 的战略脉络,构成系统完整的发展蓝图,尤其突出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围绕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转型,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智能数字等新技术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学校发展和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更要锚定“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求对接,在理解全会精神中强化使命认同,成长为强国建设的时代新人,确保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材料工程学院复材233班 张艺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青年成长与高校育人锚定航向,其中“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部署令人振奋。作为团学干部,首要任务是以青年视角传理论之声。依托“青年说”分享会、短视频解读等载体,将“新质生产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宏大议题转化为校园榜样故事,让理论学习接地气、入人心。更要以实践平台搭成长之桥。紧扣全会精神,深化“党建带团建”,联合科研团队打造创新工坊,组织学生聚焦“卡脖子”难题攻关;组建乡村振兴实践团,推动青年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青年生逢其时,我们立志引领学子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车辆工程学院新能源汽车231班 熊昭衡:全会取得的重大成果、作出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道路的认同、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我要将个人成长的“小目标”融入国家发展的“大蓝图”,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立足专业领域,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要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关注国家发展需求,在未来可能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在实践中了解国情、锤炼品格、提升能力,自觉做全会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凝聚起团结奋斗的青春力量,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文/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