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审核评估 共绘发展蓝图 | 理学院巡礼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次数:

1.以党建强根基,为发展聚力

理学院党总支积极构建“党建+”协同机制、“1+N党建共同体”,结合自身姓“理”的特质,努力打造“穷理格物、致新无涯”特色文化,积极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先锋引领,突出担当作为;强化文化浸润,涵育时代新人;强化廉政建设,营造清风正气。学院党总支获批第四批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首批“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好”的党组织;8人获得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学院多次获得学校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处级单位、校级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先后获得校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二等奖。书写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促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建强师资队伍,夯实育人核心支撑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根基,构建“选树典型+能力提升”双轮驱动的师资培育体系,建立“师德标兵—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梯级培养机制,通过师德专题培训、教学能力研修等举措,推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近五年,学院1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省级“师德标兵”称号,1人入选“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计划”,1人入选陕西省“科技新星”,1个团队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2人次荣获我校“教学质量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导师制、教学竞赛等措施助力青年教师发展,近五年培养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个,陕西省课程思政大练兵“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各1个,聘请3位知名专家任兼职教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持续提升师资水平。


144DC

124E6

AB84D

11896E


3.聚焦科研转化,驱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理学院坚持“基础研究求突破、应用研究促转化”的科研理念,围绕应用数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重点研究方向,开展有组织科研。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省(厅局)级科研项目31项;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CSCD等57篇,SCI1区3篇;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17项,科研成果转化2项。横向科研到款1100多万,为学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C19FC


4.优化基础教学,筑牢全校理学根基

以“保障基础教学质量、赋能跨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覆盖“理论授课—实验操作—课后辅导”全链条的公共课教学体系。年均承担全校30余个专业、近9000名学生的公共课教学任务,《高等数学》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并上线新华思政网,《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获批省级教改项目,获省(厅)级教学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公开出版教材5部(含省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线性代数》获批校级首批课程知识图谱项目。建设MOOC/SPOC在线开放课程4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公共课教学学生满意度连续五年超95%,持续居校教学质量评估前列,为各专业筑牢理学基础。


885FA

B8D7A

4BD1D


5.锚定航空特色,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

紧扣学校“航空特色、多学科协调”定位与“一体两翼” 理念,以“航空信息应用”“航空光电器件”为核心,实施“学科引领专业、专业支撑学科”一体化建设。在学校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2025年,光电信息专业启动2026年硕士点申报(拟增 “光电工程” 方向),新增 “数据计算及应用” 专业(已报省教育厅备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ICC国际创新课程(10余门EMI课程),计划联合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申报中新合作办学(毕业获双学士学位)。逐步形成 “航空特色鲜明、本硕衔接有序、国际合作赋能” 格局,专业报考热度逐年上升,近三年就业率超95%。


B883A

43E41

18D94


6.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生自主成长发展

学院构建了“青春奋斗 致理致臻”育人工程。青春领航,筑牢思想根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建设“思政教育+实践浸润”双轨育人模式,通过报告会、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组织“红色研学实践团先后赴凤县、韩城等革命老区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举办“青年说”主题演讲比赛、模范访谈等活动。奋斗筑基,强化学业与职业发展。出台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理学院服务学生自主成长发展工作方案》;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引,针对不同年级开展针对性教育;建立“一对一”学业帮扶机制;举办“奋斗者讲堂”,邀请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开展学业规划、科研方法、考研就业指导讲座。致理笃行,深化专业与创新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与西安和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启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18家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构建“赛教融合、分层培养、全员参与”的学科竞赛育人体系,举办数学建模、光电设计等系列“理学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创新项目,85%以上学生参与科技活动。致臻卓越,推动全面发展。建立学生《大学成长规划与发展记录册》,完善学业导师制,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提供针对性指导与资源支持;出台《理学院学生荣誉评选表彰办法》,对在学术、竞赛、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每年制定《理学院学生文体活动工作方案》,每月至少开展1项群体性文体活动;每年寒暑假开展“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达85%。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创新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新媒体和网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光电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奖项13项、省级奖项774项;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3项、省级24项,获首届全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学生参与发表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13956D

1142979

D326F

88E16


未来,理学院将持续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硕士点建设为契机,深化师资队伍梯级培育,聚焦航空产业需求与理学前沿,优化航空特色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升级“青春奋斗 致理致臻”育人工程。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拓展国际合作,着力培养更多适配航空领域的高素质理学人才,以更实举措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台阶,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力量。(文、图/理学院 审核/胡红亮)